1. 10+2 艘!揚子江船業再獲“老客戶”散貨船大單
5 月 31 日,揚子江船業集團子公司揚子三井造船與 Lepta Shipping 成功簽訂 10+2 艘 82500DWT 散貨船訂
單。船東代表三井物產濱田昭仁先生,東洋船舶大熊一宏先生,揚子江船業集團董事長任樂天先生,集團
副總經理兼揚子三井總經理宋書明先生,揚子三井 CFO 根橋秀州先生、總經理助理中尾慎一先生等代表
出席了簽約儀式。本項目系列船入級日本船級社(NK),預計于 2026 年一季度開始交付。
據了解,揚子江船業與 Lepta Shipping 的合作由來已久,此前雙方合作建造系列 82000DWT、180000DWT
散貨船和 66000DWT 散貨船。目前新揚子造船正在為 Lepta Shipping 建造 10 艘 3500TEU 系列集裝箱船。
此系列已交付投入運營的 4 艘新船,產品品質和性能,獲得了租家馬士基的認可。
伴隨本次新簽訂單,當前揚子三井手持訂單已拓展至 LEG 運輸船、LPG 運輸船、LNG B 型燃料艙、MR
型成品油船、80000DWT 大型自卸船、滿足 Tier III 和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第三階段要求的新一代
82500DWT、寬體淺吃水 66000DWT、63200DWT 等多個船型領域,訂單總金額約 21 億美元,已滿負荷排
產至 2027 年初。
2. 超 10 億元!中集太平洋海工首獲 LNG 動力集裝箱船訂單
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海外客戶成功簽署 2+2 艘 1450TEU 的 LNG 雙
燃料集裝箱船訂單,合同總金額超 10 億元人民幣,正式進軍以清潔能源為燃料的集裝箱船市場。LNG 雙
燃料集裝箱船作為新一代環保型支線集裝箱船,采用 LNG 雙燃料推進,配備了 MAN 的高壓雙燃料主機,
有效減少了運營污染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該船是世界上首次使用三聯式 C 型燃料罐的船舶,有效節省了
艙容,提高了船舶的經濟性能。該船型的概念設計由德國設計伙伴提供,LNG 供氣系統(FGSS)將由中
集太平洋海工自主設計,船舶由中集太平洋海工整體建造完成后交付給客戶。
今年以來國內造船需求強勁,2023 年 4 月份中國新造船價格指數(CNPI)繼續向上攀升。中國新造船價
格指數市場報告顯示,四月份 CNPI 報 1035 點,環比上漲 8 點。指數連續三個月增長,訂單也大幅度涌現。
另一方面,鋼材作為造船成本的大頭,自四月初開始價格不斷下調,而造船價格卻保持上升,也反映了短
期造船需求強勁,船價逆勢增長。
根據《2022 海運評述》,目前船舶的平均船齡按船舶數量計算為 21.9 年,按承載能力計算為 11.5 年,而
集裝箱船舶的平均船齡為 13.7 年。上一波船舶交付高峰期約為 2005 年至 2012 年,以船的生命周期約 20
年計算,船舶行業將迎來巨大的替換需求,造船業將開啟一個長期的景氣周期。與此同時,環保新規的出
臺正加速舊船替換。2023 年 1 月 1 日,國際海事組織(IMO)環保新規——現有船舶能效指標(EEXI)。
和碳排放強度指標(CII)生效。據 VesselValue 數據統計,單從 EEXI 能效指標來看,目前全球主流船舶
市場仍有將近 70%的運力不達標,并且 CII 碳指標要求更高。
3. Tersan 船廠獲荷蘭船東 2+2 艘甲醇動力化學品船訂單
荷蘭航運公司 Tune Chemical Tankers(TCT)近日在土耳其 Tersan 船廠下單訂造 2+2 艘 16000 載重噸甲醇
動力化學品船。TCT 介紹稱,這批新船將采用甲醇作為燃料,更加環保,并為可持續航運解決方案鋪平道
路,此外還將具備冰級規格,能夠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下運營。預計首批 2 艘新船將在 2025 年交付運營。
TCT 表示:“這些環保設計船舶符合我們減少碳足跡和保護海洋的承諾……這次合作象征著我們在航運業
的創新、效率和環境責任的共同愿景。”
數據顯示,目前 Tersan 船廠手持訂單共計 6 艘,包括 2 艘車客渡船、2 艘客貨船和 2 艘居住船,將在今明
兩年交付。
4. 韓國造船海洋獲陽明海運 5 艘 LNG 動力超大型箱船訂單
6 月 1 日,HD 現代(原現代重工集團)造船業務控股公司 HD 韓國造船海洋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中國臺
灣陽明海運簽訂了 5 艘 15500TEU 級 LNG 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金額 1.2392 萬億韓元
(約合 9.4 億美元),單船造價約 1.88 億美元。這 5 艘集裝箱船將在 HD 現代重工蔚山造船廠建造,計劃
從 2026 年開始陸續交付船東。
該型集裝箱船總長 365 米、型寬 51 米、型深 29.85 米,搭載了 LNG 動力發動機,可使用 LNG、極低硫燃
料油(VLSFO)和船用燃油(MGO)運行,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Tier III NOx 法規和新船能效設計指
數(EEDI)第三階段要求。
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以及全球大型海運企業加快環保燃料轉型,環保集裝箱船新船訂單將持續增長。包
括此次簽訂的 5 艘新船訂單在內,HD 韓國造船海洋今年以來已承接了 93 艘新船訂單,包括 16 艘 LNG 船、
14 艘 LPG 船、29 艘集裝箱船、29 艘成品油船、3 艘油船、2 艘中型天然氣船,累計接單金額約 114.2 億美
元,達到了全年接單目標 157.4 億美元的 72.6%。
5. 增至 7 艘!外高橋造船再獲 Grimaldi 兩艘 9000 車位 PCTC 訂單
意大利 Grimaldi 集團宣布執行在上海外高橋造船的備選訂單,增訂額外 2 艘 9000 車位汽車運輸船(PCTC)。
Grimaldi 在今年年初與外高橋造船簽署了 5+2 艘汽車運輸船建造合同,隨著此次備選訂單確認生效,合同
總價值超過了 6.3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44.78 億元)。最新的 2 艘將在 2026 年交付,與前 5 艘姐妹船一起,
將部署在歐洲、北非、近東和遠東之間的航行中。
據介紹,該船型由上海船舶設計院提供設計,總長 200 米,型寬 38 米,裝載能力為 9000 車(汽車等效單位),
可運輸電動車和化石燃料汽車以及其他類型的重型滾裝貨物(可高達 250 噸)。該系列船配備的新型發動機,
可大幅降低油耗,同時配備扭曲舵、轂帽鰭、節能導管多種節能裝置,具有低能耗、綠色環保等優勢。此
外,新船還將具備意大利船級社(RINA)“氨燃料預留”船級符號,經改裝后可使用氨作為替代的零碳
燃料。所搭配的中壓岸電系統,可在碼頭裝卸貨期間實現零碳排放。
Grimaldi 表示,與其目前運營的其他汽車運輸船相比,這些創新系統將使新船運輸每單位貨物的二氧化碳
排放指數減少 50%以上。
Grimaldi 集團創建于 1947 年,總部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業務最全面的跨國物流集團
之一,公司業務涵蓋了航運、碼頭、物流等,在全球 25 個國家擁有辦事處。Grimaldi 集團擁有超過 130
艘船,為北歐、地中海、波羅的海、西非、南北美洲之間的車輛、滾裝貨物和集裝箱提供海運服務,同時
還提供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的客運服務。
加上外高橋造船的最新訂單,Grimaldi 已經在中國船企建造 17 艘氨預留汽車運輸船。去年 10 月,該公司
與招商局重工(江蘇)簽訂 5+5 艘 9000 車位汽車運輸船建造合同,合同價值 10 億美元。該系列船同樣將
具備意大利船級社的“氨燃料預留”符號,為未來使用氨氣作為船用燃料做好準備。同時,船上還將配備
巨型鋰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板和岸電連接設備,在港口能夠實現零排放。預計新船將在 2025 年-2026 年
間交付。
6. 黃埔文沖接獲挪威船東最多 4 艘 82000 噸多用途船訂單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屬下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CSTC)與挪威 Grieg
集團簽署 2+2 艘 82000 載重噸多用途船建造合同,船東公司、中船貿易公司、黃埔文沖公司等單位領導共
同出席此次云簽約儀式。8.2 萬噸多用途船為新一代多用途紙漿運輸船,適貨性高,除紙漿外,還可以裝
載木材、散裝貨物、大件貨物及集裝箱等。該船環保性能優越,為氨燃料預留船型,設計符合“Fuel
ready(Ammonia[D, S, MEc,])”船級符號要求。主輔機均配置 SCR 系統,滿足 Tier III 排放要求;EEDI 滿足
3 階段要求,較基線低 60%以上。全船采用更節能環保的 LED 照明燈具,配置大容量岸電系統,有效降低
船舶日常航行和碼頭靠泊時的能源消耗,該船型由中船集團第 708 研究所設計開發。
GRIEG 是挪威知名的航運及海事集團,2017 年 GRIEG 集團與另一家挪威船東 GEARBULK 合資成立 G2
OCEAN,現共營運 120 多艘大開口船,是世界最大的 5~7 萬噸大開口散雜貨船航運公司。這一項目的簽
約,將有望解決 Grieg 集團未來十幾年船舶運行的部分需求。
本項目是黃埔文沖時隔多年再次與北歐船東進行合作,同時也是歷史上承接最大噸位的多用途船,標志著
黃埔文沖的多用途/重吊船船型在國際市場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